第99章 时到谋复出(2 / 2)
第二日起了个大早,心里便急着那每日三十遍的《孝经》,不把它抄完,哪儿都不能去玩。甘麻剌也起了个早,来见铁穆耳,想个对应之策。《孝经》虽不长,但三十遍也会要命,或是找人代抄,或是再去求情,能少抄点就行。出去玩一次代价就这么大,他们不是小孩了,还不放心他们出去?
“大哥、三弟,在犯难吧?”答剌麻八剌抱了只小木箱进了房门,“哎!你们看,这是什么!”他打开箱子。
“《孝经》!”甘麻剌和铁穆耳惊呼。
箱里满是抄好的经文。
“这些都是以前我练字时抄的,昨晚又为你们抄了些,不过还是不够六百份,还差得远。剩下的只有你们自己写了。”答剌麻八剌说道。
“二哥,你太好了!”铁穆耳欢呼,“你真有先见之明!以前我练字的时候也要抄些这类文章,以备不时之需!”
“你会练字吗?”答剌麻八剌微微取笑。
甘麻剌感激之余起了关心,“昨夜那么晚了还要为我们抄书,你身体不要紧吧?”
答剌麻八剌点头,“没事的。”说着拿出笔墨,“今日再帮你们抄些吧!母亲二娘正忙,一时不会来这儿。”
“她们有事?什么事?”铁穆耳似嗅到机会的气味。
答剌麻八剌回道:“有客人来了。”
关门闭户的宫师府还有客人?“谁呀?”铁穆耳好奇。
答剌麻八剌眯眼笑道:“前学士,程文海。”
甘麻剌只是觉得有些惊异,但铁穆耳瞪直了眼。
程文海曾是宫师府内真金的幕僚之一,告别此地多年,再回时,这里并未起多大变化,不禁更生感旧。但是朝堂及宫里的变化就大了,安童被罢相后,桑哥等人又挤走伯颜,如今桑哥一人独大,而忽必烈年事渐高,打理国政的时间越来越少,桑哥与皇后勾结,控制朝野,任何反对他们的人无不以凄凉惨景收场。
“先生想复出吗?”秦贞问道。
“是有此意,不过孤掌难鸣,当前看来也不是时机。”程文海着难道。
“我与姐姐本打算再等几年。”秦贞看向阔阔真。
程文海摇头:“再等几年的确比较好,但只怕等不了几年了。陛下春秋已高,渐不能理国事,皇后已经着急,唆使几个小官上疏试探立储。陛下未答应重新立储,皇后定会使别的手段,她会将所有阻碍到小皇子前途的人清除掉,自然包括三位世子在内。所以就算时机未到,也不能坐以待毙。”
“有北安王在,皇后不敢妄动。即使她把皇孙都除掉,只要北安王还在,她的儿子便即不了大位。”秦贞虽提心,但眼下也没有办法,大权在对方手中,他们没有半点机会。如今只能等待,等孩子再长大些,等对方露出破绽。
“北安王终究太远,真出危机,帮不上忙的。不知陛下现在心思如何?”程文海问,“太子殿下去后,陛下曾言不再用汉人,如果陛下心意不改,我等不可能复出。还请两位娘娘多费心了。”
阔阔真遗憾道:“如今我们想帮忙也没有能力。除了重大节日,合汗请我们入宫,其余时候我们也没办法见到合汗。不仅我们见不着,就连玉昔帖木儿这样的重臣也不见到合汗了。皇宫已被皇后掌控,大臣若想与合汗说话,得经皇后同意。”
“怎会这样?”程文海惊住,“陛下就不管吗?陛下不是这种人,怎能如此放纵后宫?”忽必烈哪是甘于受控的人?怎会允许皇后限制住自己?
“想是合汗也不愿见到大臣吧!”秦贞猜想,“这些年国内国外都不顺利,跨海东征又失败了,南方到处有民乱,合汗禁军器,越禁造反的越多。自把寺庙做佛事的金属神器当军器禁了后,僧人也开始反对合汗。回回人不吃蒙古人宰的羊,合汗便下令禁止使用回教方式杀羊,虽然不久又取消禁令,却使一贯支持合汗的回回人疏远了合汗。兴许年纪大了吧,合汗的精力早不如从前,遇上这些烦心事,只能呆在宫里靠宴饮和歌舞排解抑郁。”
程文海愁住,“越是如此,我等越得早做准备了。”
“先生可有办法?”阔阔真问。
“现在种情况不明,不敢下计策,关键还在陛下的态度。正旦节将至,两位娘娘可趁此入宫打探一番。”程文海建议。
秦贞与阔阔真同意,是该行动了。
铁穆耳不抄经文了,跑去见程文海。程文海来此必是因昨天的事有所触动。恰巧程文海刚从屋内出来,甘麻剌和答剌麻八剌也追着铁穆耳赶到,四人相对。
见着真金的儿子,程文海倍感欣慰,向他们微微施礼。三位少年谦虚点头,虽未有言语,这次见面的印象却是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