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 第502章 ?盛世雏形

第502章 ?盛世雏形(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启元三年的秋阳洒满大明疆域,从北平的长城烽燧到南京的秦淮河畔,从漠南的牧场到南洋的商船,处处洋溢着安宁丰足的气息。太极殿的朝会不再讨论战事与灾荒,取而代之的是各州府呈上的丰收奏报,竹简上的 “五谷丰登”“流民归乡” 字样在灵脉灯下泛着暖光,李火旺手中的狼头玉玺已三月未染兵戈之气。

“启元三年,全国垦荒三百万亩,粮库储粮达五千万石,足以支撑三年赈灾。” 周益的算筹在殿中展开全国舆图,竹片绿光标注着粮仓的位置,从北平的太仓到苏州的常平仓,光点密集如星,“灵脉农具推广后,小麦亩产平均提升五成,番薯种植让灾民无饥寒之忧,算筹预测明年可实现全国粮食自给有余。”

殿外的广场上,各州府送来的贡品堆积如山:北平的金麦、江南的丝绸、漠南的羊毛、南洋的香料,由禁军依次送入国库。负责收纳的官吏用灵脉秤称重,秤杆上的符文自动记录数据,与周益的算筹实时同步。“这是甘肃布政使送来的新麦,用灵脉暖棚种植,比往年早熟一月。” 内侍捧着麦穗呈上前,颗粒饱满的麦粒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引得百官啧啧赞叹。

北平的粮仓前,百姓们正排队领取冬粮。张老汉背着半袋新米,腰间别着惠民药局发的灵脉防疫符,脸上的皱纹里都嵌着笑意:“往年这时候早该发愁冬粮,如今粮仓堆得比山高,药局还免费看病,这日子比做梦都强。” 粮仓的墙壁上贴着周益手书的 “丰” 字,灵脉朱砂让字迹在风中微微发亮,仿佛在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富足。

南京的朱雀大街比往日更加喧闹,市集从清晨持续到黄昏。灵脉织布机织出的绸缎色彩鲜亮,引得南洋商人争相采购;惠民药局前的义诊队伍排到街角,医师用灵脉银针为老人缓解病痛;启元学堂的孩童们捧着虎娃编写的教材,琅琅书声与货摊的叫卖声交织成和谐的乐章。巡逻的禁军不再佩刀,腰间只挂着灵脉传讯符,遇到纠纷便用算筹公平调解。

漠南的草原上,蒙古牧民赶着牛羊来到互市点,用皮毛换取中原的茶叶、铁器。改良后的灵脉犁铧在帐篷外闪闪发亮,阿古拉带着牧民学习农耕技术,肯特山的灵脉议事台旁,新修的学堂里传来蒙汉双语的读书声。“大明的官不抢我们的牛羊,还教我们种粮食。” 老牧民抚摸着孙子的汉文课本,书页上虎娃画的 “和平鸽” 正泛着淡红光晕。

南洋的海面上,挂着和平鸽徽记的大明商船往来如梭。泉州港的市舶司前,香料与瓷器的交易井然有序,税官用灵脉检测仪核验货物,通关文牒上的符印确保贸易公平。“启元三年,南洋贸易额已超元廷鼎盛时期。” 南宫云的观测仪显示着海上航线图,绿光勾勒的航道如银链般连接着大陆与岛屿,“带回的高产稻种在岭南试种成功,明年可推广至江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