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2 / 2)
说句实话,如果不是魏昌而是其他任何一人,刘淮早就当面呵斥,让他吃顿挂落了。
但是正因为魏胜亲子的身份,让刘淮有些束手束脚。
若在三四年前,刘淮就直接抽魏昌一顿了,然而如今身居高位,做所有事情都是要看政治影响的。
尤其这件事还隐隐约约牵扯到魏郊,更是不能轻易动手,以免让人产生政治误判。
魏如君如今还在休养身体,刘淮也不想让繁杂俗务打扰到自家夫人,所以这事就耽搁了下来。
类似这种君臣与家人掺和在一起的关系,自古以来最令人麻爪,汉王不发话,当臣子的更不好说什么了。
由于没人出来明确表态,以至于政潮有向民间蔓延的趋势,活力十足的卫学与社学,还有科学院与医学院的学生们最近都已经有些人在串联了。
这也就是刘淮还没有设立太学,否则现在没准就有人在伏阙了。
当然,如果到了最糟的情况,刘淮还是会果断出手的。
然而在军议刚刚结束的这一日下午,刘淮就发现,已经用不着他来动手了。
因为能轻易收拾魏昌之人,已经从汴梁城赶回来了。
魏昌来到节度府中,刚想再劝一劝刘淮,就被一名女官拦住。
魏昌认识这名女官,乃是阿姐身边得用之人,也就随着她往后堂而去。
而看到坐在椅子上的两人之后,魏昌不由得大喜过望:“阿兄,你回来了!”
魏郊正在用湿巾清洗面部,闻言微微点头:“刚回来,前日方才将开封府授田一事处置好。”
魏昌立即就听出了问题,看了一眼裹着抹额,面沉如水的魏如君,心中一沉,强笑道:“阿兄为何来的这么急”
魏郊用茶水漱口,将一路吃的灰尘全都吐出来后,方才叹道:“不快不成啊,再不快一些,你指不定会惹出多大的祸患。”
“阿兄,阿姐……”
魏昌话声刚落,魏郊就已经板起脸来,厉声呵斥:“跪下!”
魏郊毕竟是有过数年治理地方的经验,虽然脸依旧嫩一些,却还是有了一些威武之气。
再有一层兄长身份压在头上,魏昌根本不敢反驳,立即跪倒在地。
“袍子金贵,将你的上衣脱了!”
魏昌立即脱光了上衣,露出一身白的腱子肉。
魏郊手握一条马鞭,缓步来到魏昌身后,狠狠在魏昌背脊上抽出一条血痕:“我问你,谁让你质疑汉王军令的”
魏昌闷哼一声,双手攥紧:“我没有质疑大兄的意思!只是……只是节度留后……”
魏郊又是一鞭子抽在魏昌脊背上:“那是汉王!”
魏昌咬紧牙关,回头大声说道:“那是咱们的兄长!”
魏郊脸颊抽动了一下,随后转到魏昌侧边:“你不怕汉王!”
“咱们一起长大的,我为何要怕阿兄”
魏郊终于勃然大怒,狠狠抽了魏昌十余鞭子,方才大声说道:“你应该怕!汉王是咱们的兄长!却也是咱们的主君!你为何不怕!你为何敢不怕!”
魏郊毕竟是长途赶路而来,又是文人体格,抽了十几鞭子后,喘着粗气坐回到椅子上。
“你还记得收复汴梁城功劳第一的夹谷清臣吗哦,他现在应该唤作谷清臣才对。”
魏昌不知道魏郊为何说起此人,但他后背满是血痕,痛彻心扉,咬牙忍耐之余,一时间根本不能说话,只能静静听着。
“当日庆功宴时,谷清臣坐在上首,却只用手吃饭,旁人问起,他推说自己蛮夷习气暂时改不了。”
“阿兄闻言,给了他一双筷子,他当即就痛哭流涕,叩首相拜。”
“当日我没想明白这件事,只觉得这谷清臣荒唐,女真人入主中原几十年,怎么会连筷子都不用呢”
“后来有人给我讲解了曹魏荀彧之事,我方才明白。谷清臣的意思乃是他不敢食汉禄,而阿兄将筷子递过去,就表明阿兄愿意接纳谷清臣为汉臣,给他汉禄。”
魏郊说到这里,脸上又是浮现出了愤怒之色:“谷清臣还在金国之时,就是万户大将,此番又立下保住汴梁城的奇功,他尚且如此谨小慎微。
如今你何德何能,敢在军国大政上,与汉王对着干,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
魏昌脸色惨白,也不知道是痛的还是被吓的。
“还有那十几万女真人!那可是平日素有凶厉之名的女真人,五六年前可以止小儿夜啼!
如今将其打散安置时,没有任何人敢反对,都乖乖的去开荒种地,难道他们都怕我这个文士吗!”
“如此多的人都怕阿兄,你说你不怕!你竟然敢说你不怕!”
魏郊再次起身:“你以为你是在为我争节度使留后吗你是在为我招祸!来日兄弟相残,可能就是你在今日种下的引子!”
魏昌瘫坐在地,摇头喃喃自语:“不会的,阿兄不会的。”
“阿兄不会,但是汉王会!”
魏郊刚要继续呵斥,却听得魏如君终于开口:“好了,莫要再训斥阿昌了,他还年轻不懂事。”
魏郊转过头来:“小妹,大兄在阿昌这个年纪,已经是独当一面之人了,阿昌竟然还敢犯这种糊涂事,当真是……”
魏郊被气得不轻,魏如君见状,也只能摇头说道:“阿昌,阿兄说的话虽然重了一些,但你还是要听进去的。
你现在去跟你大兄请罪去,记住,不是弟弟向兄长请罪,而是臣子向君上请罪,明白吗!”
魏昌呆呆点头,随后踉跄起身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