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这字何意?”四皇子想不通,干脆问了。反正陈闲余虽……(2 / 2)
陈闲余的话正中四皇子的心。
“吏部独善其身之人不是没有,但没有哪一个敢与上官戴维叫板的,多年来,唯有一个张临青而已。”他思索着说道,也懂了为什么陈闲余会从这么多人里,单独拎出来一个张临青,他叹息一声,“看来,当臭石头也有当臭石头的好处啊,若这回,真是轮到他张临青高升……也算是他运道所至罢。”
“至于你,本殿承认,你确实比本殿聪明一回。”四皇子难得与他玩笑道,脸上也露出个笑模样,一改先前沉重认真的神情。
“哟,殿下终于舍得夸我了?”
两人以茶代酒碰了个杯,陈闲余不正经调笑,一点儿不知谦卑为何物,引得四皇子脸上笑容增添一分无奈,气氛松快之下,明明想笑的,却被他这泼皮无赖的样子搞得笑也不是,想忍着也不是,无奈只得轻轻拍了下他的胳膊,“我说你啊,就不知道谦虚一下吗?”
两人之间的距离好像在不知不觉间拉近了许多,至少四皇子没有了上次在宫里和陈闲余交谈时的架子。
陈闲余笑地得意,“这个时候谦虚就是对殿下不诚,我呢,立志要当殿下身边第一狗腿子,那该说实话的时候怎么能说假话呢?”
“这不好,这是万万不行的。”
他装着一本正经的叨叨,惹得四皇子转过脸去,不想看到他这幅嘴脸,以此掩饰自己翻白眼儿的不雅动作。
又来了,陈闲余的发癫行为,四皇子简直无力吐槽。
猝不及防间,陈闲余冷不丁的又将话题扯了回去,“再说,依我看,张大人当这个尚书没什么不配,也挺好的,能力也是足够的。”
“七年前,他出京去东地巡查地方官员政绩,不是揪出一帮国之蛀虫吗?”
陈闲余举了个例子,笑的张扬,“挖起萝卜带出泥,那次可是闹出好大阵仗呢,我在李子村儿这种乡下小地方都听说了,张大人甚是威武!”
他拱手做了个佩服的动作,摆出一幅崇敬的表情。
四皇子无语,默默说道,“……我也听说了,听说那次他抢了刑部的活儿,不光惹得刑部尚书被父皇好一顿骂,他自个儿还险些回不了京,但最后硬是让这厮挺过了九次刺杀,一路倒腾、带着二十多个罪臣成功抵达京都。”
为什么骂刑部尚书?
因为查案不归张临青管,官员触犯国法也不归张临青抓,但人家愣是在刑部的官员抵达战场之前就结束了战斗,速度快的让人瞠目结舌,这就显得刑部的官员很窝囊无能了。
最离谱的是,当刑部派人去押罪犯回京的时候,他一路随行,不光保证自己还活着,还在九次劫杀下,保证了那二十多个罪臣也活着、能开口说话的那种!
最后嘛,到了京都,不出意外的又牵连了几位高官落马。
张*活阎王*临青,到目前为止,在刑部的战绩仍旧可查!
当时好多人都想弄明白,他到底是怎么躲过那么多回劫杀的?
然而,问过一路随行的人后,除了感叹他们这一路上的经历真是一波三折波澜壮阔外,也只能啧啧称奇,这位真乃神人也!
“哈哈哈,所以说张大人厉害啊,殿下不觉得,这尚书之位与他甚是相配吗?”陈闲余笑的欢快。
配,简直配得一脸。
四皇子不想说话,只想静静。
沉默了两秒后,他的神情愈发忧愁,问,“可你觉得,此人又能为本殿所用吗?”
这是一句反问,还带着几分愁苦和烦闷。
那臭石头之名可是臭的半点不掺水分,所以这人再配又有何用?
对他来说,毛用没有。
那有什么可值得高兴的?
陈闲余笑的开怀,几声过后才收住笑,这样劝他道,“那他不也不会成为别人手里的刀吗?这样就挺好了殿下。”
唉……
四皇子又想叹气了,头疼儿的低下脑袋,抚着额头。
一部尚书之位啊,要是能换成他的人坐上去,将会掌握多大的话语权不言而喻。
他实在不甘心。
四皇子擡起头,不死心的问陈闲余,“若本殿想将他收归已用,你可有办法?趁着戴维之事还未暴出,本殿还能有时间抢占先机,率先出手拉扰他。”
他已经见识到陈闲余这厮有多足智多谋,于是向他讨计。
陈闲余没有言语,手指一下下敲击在桌面,状似在思考,安静了半响过后,他慢悠悠吐出一句,“办法嘛,不是没有。”
“不过,殿下可别急着先动手。”
“为什么?”
“因为陛下不喜欢有人能猜中他的心思,尤其这个人……还是他的儿子。”
陈闲余眼睛微眯,视线直射向四皇子,脸上的笑容幽深,带着意有所指。
四皇子一下子怔住,后知后觉背后出了一层冷汗。
万幸,如果不是他多问了陈闲余一嘴,而是直接就这样做了,那宁帝又将如何看他?
试问一下,在除始作俑者外,别人都不知道戴维将要出事、下一任的吏部尚书又是谁的情况下,他却能率先做出拉拢张临青之举,无外乎只有两种答案。
一是,他是躲在暗中的知情者,甚至有可能也从中插过一脚;
二是,他揣度帝心,还真的猜准了!这更要命!
古往今来,有哪个当皇帝的喜欢在这种大事上被儿子拿捏准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