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解释(2 / 2)
周姝如今用着大庆和悦公主的皮相,容貌惑人。魏南上上下下将她打量一遍,怎么看都不觉得她像是会医术的样子。
但那金疮药的效果,他却是亲眼见过的。将军留她一命,原因他也知晓。
不好承认自己刚刚过于武断,魏南只道:“姑娘总要说出原因。”
孙大夫也赶忙过来:“姑娘为何说老夫开的药方并不合适?”
周姝还没回答,一旁的子晋终于能开口说话了,他憋了一肚子火,指着周姝怒骂:“胡说八道!妖言惑众!我师父开的方子不合适,那什么叫合适!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来评判我师父?今日若你能治好这人,我宋子晋甘愿给你嗑三个响头!”
周姝看他一眼。
气氛都到这儿了,她还能安安静静的走吗?
不能!
治不了霍怀瑾,还治不了一个宋子晋?今日,他头嗑定了!
接着看向魏南,周姝道:“我只治病,并不需要解释原因。不过这会儿,倒是必须得说清楚了。南都尉、孙大夫,你们仔细看看,这人的耳后是不是有一颗绿豆大的脓疮。”
听到这话,孙大夫一把年纪跑的比魏南还要快一些,立刻仔仔细细检查了一番那将士的身体。
果不其然,在耳后发现了。
“这?”孙大夫瞧着不解,“这疮可有什么要紧?”
魏南不懂医,闭口不语。刚刚还赌咒的子晋看了又看,鄙夷道:“师父,定是她在故弄玄虚。”
周姝便问孙大夫:“先生怎么会收这么一个又蠢又聒噪的徒弟?”
见子晋还要跳脚,魏南低斥:“子晋公子,慎言。”
周遭清静了,周姝这才道,“孙先生那药的确能治昏迷不假,可这病人耳后却长有脓疮,表明血带热毒。一旦喝了药,药性和脓疮相冲,必会血不归经以至吐血,如何能治好?”
孙大夫踟蹰片刻,“这……”
周姝走了过来,将这人耳后绿豆大的脓疮露了出来,她道:“体内热盛,故起疮痈。这疮痈又在耳后,极易延发到面部,届时热毒攻脑,同样会引发惊厥。”
孙大夫不做声,脸色大变。
魏南虽然不懂药理,可这会儿也听明白了,孙大夫开的是活血之药,而这军士,却需要先用凉药!
所以说,刚刚那药方果然是错了!
叫人把药方拿回来,魏南客气不少:“姑娘,这人该如何救?”
周姝弯唇一笑,捏着笔在送回来的药方中删改一番,又送回孙大夫的手上:“先服汤药,后用针石。先生瞧瞧如何。”
修改过后的药方里,去掉了雄黄红花,添加了蓝实和黄芪,凉血祛痈。
只两处修改,让孙大夫心服口服:“姑娘医术精深,观察入微,老夫的确不如。南都尉,可以叫人去熬药了。”
刚刚赌咒发誓的宋子晋面色大变!
周姝只看向魏南:“南都尉还有什么话要说?”
长年累月的跟在霍怀瑾的身边,魏南比魏东聪明多了,立即从善如流,“给姑娘赔个不是。”
周姝笑得和气:“赔不是倒也罢了,待会儿把人治清醒,南都尉不如帮两个忙?”
魏南心里长叹口气,他能拒绝吗?
这姑娘连面对将军时都敢谈条件,何况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