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骊山,爬出盗洞(1 / 2)
秦州省,咸阳市,潼临区外。
一座海拔不高,但山势逶迤,树木葱茏,形如一匹黛色奔马的山脉,从秦岭北侧一路延伸下来。
此山像极了一匹骏马,不仅是形似同时还神似。
所以自古以来,便得了一个骊山的称谓。
自上古事情,秦州便多出帝王,咸阳市更是有十三朝古都之称。
这片大地到处都是古迹,地下更是古墓遍布。
有些时候,随便哪个小山村搞一点开发基建,弄不好就能刨出一大片古墓群来。
不过这些古墓,和始皇陵相比就什么都不是了。
秦之始皇嬴政,合并六合统一宇内,夏族第一个自称皇帝的人,明令车同轨书同文,奠定后世种花家大一统之基。
这样的一位存在,其死后之陵墓,就坐落在骊山之上。
说起来,这位始皇大人生前乃是豪雄,死后的陵墓却也是一点都不简单。
对此,《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就有明确记载。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
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短短不过百十来字,却是道尽始皇陵的不凡与雄伟。
两千多年下来,知道秦皇陵在哪儿的人不多,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可是此陵墓却并没有被真正的盗过。
之所以会如此,除了陵墓本身的不凡之外。
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坐落了位置,本身就是种花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龙脉。
此方世界的秦皇陵,早在几十年前曾经被保护性地发掘过一次,当时出手的是官方,
想想也是,即便是保护性的发掘,其工程量之浩大,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得到的。
除了官方之外,其他人还真就无法做到。
让人感觉唏嘘的是。
当时尽管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许多文物最终还是受到损失。
万幸的是,主持这项发掘工作的人极为认真复杂。
本着对历史尊重和对文物的负责,在发现情况不对之后,发掘工作很快就被终止了,同时现场也是直接封存。
可就算是这样,期间出土的数千尊兵马俑和无数文物,还是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尤其是前者,更是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称。
时光悠悠,转眼间几十年的时间一晃而过。
在这段时间里,骊山的秦皇陵,也早就成了中华家著名的6A级景区,每年都迎来无数的游客。
比较有意思的是。
原本居住在秦皇陵附近的老百姓,现在都成了景区的受益者,许多人一家老小的生计,全部都在这座陵墓上面。
说起来,始皇大人或许自己都没有想到。
活着的时候,他如同天降蒙男般地,为种花家奠定了万世之基,死去之后,他居然还能造福一方。
真可谓时也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