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清谈(3)(2 / 2)
思语微微皱眉:“你想在哪些方面追上他们?”
沈长璟听见这话微微愣了一下,还是回答道:“我刚才说过了,文韬武略,各个方面我都想超越他们。”
秦思语干脆跪坐下来,与沈长璟隔几相对。
“长璟,你与我联手,你的目标是什么?”
“当然是夺回我本就属于我的一切。”
“哪些是属于你的?”
沈长璟对秦思语的问题有些不明所以,反倒让他回答得很谨慎,他想了又想才说:“太子之位。”
“太子之位并不保险,永祐帝一纸诏书下来,太子之位就可能易人,甚至是太后之流假拟一道圣旨,太子之位顷刻间都不属于你了。所以我们的最终目的是皇位。”
沈长璟本就苍白的脸色更加煞白,但他没有出言反对。
秦思语一看他表情就知道他想歪了,“我没有让你弑父夺位,我是让你不仅要夺回太子之位,还要牢牢地坐稳,等到你父皇宾天之后,你一定要得到皇位。”
沈长璟的脸色无声地缓了过来。
思语不由得欣慰:沈长璟经历了再多磨难坎坷,本性依然纯良仁善。
“这与我们刚才谈的文韬武略有何关系?”
思语笑了起来,“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先问你,不论是太子还是皇上,他们都是干什么的?”
沈长璟似乎奇怪思语为何有此一问,但还是认真回答到:“皇帝要治理天下,管理国家大小事务,考虑国计民生。”
思语颔首:“作为最高统治者治理天下,他是一个决策者,而非执行者,所以皇帝需要心胸宽广,才自有丘壑,文韬武略,他可以懂,但并不是一定要具备。因为只要他擅用人才,就自然有了才华横溢的文臣帮他处理政务,还有骁勇善战的武将帮他保家卫国。”
沈长璟眸光一亮,似醍醐灌顶,专注地盯着思语,继续倾听她的话。
秦思语微微一笑,接着说:
“治理天下也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酷刑厉吏,用残酷手段来强行压制子民,但这样很容易因过分打压而激起民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
“长璟,永远不要忘记了大宛国的人民是你的子民,你的责任是保护他们,为他们创造一个没有战乱、能吃饱穿暖的太平天下。”
沈长璟似乎对子民这个词感到新奇,呢喃着重复了一遍:“子民。”
思语颔首:“没有了子民,又何来皇帝?”
沈长璟歪着头问她:“你的意思,是这些子民成就了皇帝?”
“对,若你的子民信服于你,你就是皇帝,若你的子民厌弃你,他们就会想办法将你从皇位上拉下来,这就是那些暴动、起义最初的动机。而你要如何让你的子民信服于你呢?”
沈长璟垂眸沉思片刻,“让子民不受战乱侵扰,能吃饱穿暖?”
秦思语颔首:“长璟,这就是民生。老百姓关心的只有吃、穿、住这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几件事,若这几件事情都得到了满足,你塞把刀给他,他也无心反你,因为把你从那个皇座上拉下来后,他反而可能面临吃不饱穿不暖的境况。老百姓最是会算账的,他们不会做这种亏本的买卖。”
“可若我为皇,我并不会直接面对那些百姓呀?我要怎么让百姓知道我对他们的好?”
思语笑着颔首,问到关键了。
“他们能从你制定的那些政策和制度里面看出你的好坏,因为他们是直接承受这好坏的人。你的国策好,他们就能吃好穿暖,国策若不好,他们就会忍饥挨冻。比如灾荒时节你就减免赋税,冬季大雪来临之际拨款为穷苦人家修缮屋舍等等,他们能从这些既得的恩惠中感受到你的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