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将在外(2 / 2)
李余这时候脑袋有点懵,沈长璟的密信中有思语教给他的法子,但他读信的时候注意力全都在边关消息上了,救人的那段话他都一带而过地看了一眼,只记得思语让他一定要提醒皇上,为什么抓人的是峰山大营的兵?
李余在嘴上说恕罪的同时仓惶地组织好语言。
“陛下,臣有个救命恩人住在京郊的庄子上,不久前她有事离京,结果她离开的第二天,峰山大营的汪将军就带着兵到她住的庄子上搜寻朝廷钦犯。且不说臣敢担保这位恩人不会收留朝廷钦犯,即便是搜寻朝廷钦犯,怎么也该大理寺会同京畿守备军或者咱们禁军抓人吧,哪儿还需要动用峰山大营的兵。”
“峰山大营的兵是干什么的?那可是保卫京城的驻军,调动峰山大营的兵除了陛下外就只有内阁大臣,但内阁大臣只有在京城面临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能发出调令,用峰山大营的兵来抓一个钦犯,实在是大材小用了些。”
说完,李余又“咚咚”地叩头,“陛下,臣就是一个大老粗,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不明白的就说出来,望陛下宽恕臣的愚昧。”
大殿内一时安静下来,李余又不敢抬头去看永祐帝的神情,就在这窒息的压迫中思忖秦小姐这一招究竟管不管用,别前面那些要命的关都闯了过来,反而为这件事情让自己脑袋搬了家,那多冤枉啊!
又是一阵死一样的安静。
良久,永祐帝开了口,“既然是涉及到宫宴行刺案的朝廷钦犯,你这个禁军指挥使直接出票拟把人提回来就是了,还当多大个事情来回禀给朕,你李余是不是闲得慌?”
说完,永祐帝抬脚就离开了勤政殿,留下还跪在地上的李余彻底傻在那儿了。
他见福满还没来得及离开,立即抓救星一样可怜兮兮地叫了声:“满公公,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我何曾说过那是宫宴行刺案的钦犯啊?”
福满叹了口气,说道:“李大人,陛下说他们是,他们就是了,你将人提到你禁军大牢里了再仔细查查,分辨他们究竟是不是宫宴行刺案的钦犯,那不就是大人你的责任吗?李大人你难道忘记了,陛下一开始就将宫宴行刺案交给了你,你查案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李余瞬间醍醐灌顶,朝着福满叩下一头,“多谢公公提点!”
吓得福满往旁边避让不已,摆着手道:“李大人要谢也该谢陛下,对着我一个奴婢谢什么!”
李余爬起来对着福满恭恭敬敬一礼,郑重说道:“公公知道我李余是个粗人,陛下智谋高远,我这么个笨人有时候想不明白陛下说的话中深意,得亏公公愿意提点一二,都是李余的福气。”
福满便也不推辞了,笑着说道:“大人赶紧去救人吧。”
李余“哎”了声,转身就往外跑。
福满目送他的背影感慨:“这么个性憨的人,偏偏运气好得很!看得准主子,认得清前路,还总是有人相助。”
李余一路狂奔出了宫门又骑马到了禁军衙门,一迭声叫寻江建伟来见,自己赶紧去出了提拿犯人的票拟,盖上禁军指挥使的官印,如释重负地靠在椅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