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罪状(4)(2 / 2)
沈长璟将堂下各位大臣的神情看得清清楚楚,眼见几位性直的言官就要提出质疑,他立即接着说了下去。
“对,没错,姚相的心情是欣喜若狂,因为他正在发愁答应鲁哈的粮食和银子还没有着落,老天就给他送钱粮来了。孤看见有些大人已经恍然大悟了,他们已经想通了其中关窍。”
“对,就是解城赈灾钱粮,可是钦天监谭大人是个有真本事的人,他夜观星象,提前预知了解城这场地动,并上奏折给皇上,提醒皇上提前预防。这怎么行!提前预防之后,岂不是就没有了后面赈灾的钱粮?即使有,也会少很多,怎么够支付答应给鲁哈的数额呢?所以,这才是谭大人那封奏折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今天太子说出来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骇人听闻的,朝中大臣都已经发不出惊叹的声音了,只是神情复杂地偷偷瞄看着姚相和成王。
姚立仁自从知道大势已去后就表现得特别镇定,已经不反驳、不申述、不辩解了,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平静。
既然已经开了头,沈长璟就绝不会半途而废,还给姚立仁留下翻身的机会,“左相国大人扣留了谭大人的奏折,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还阻拦了谭大人企图觐见皇上和其他能够直见皇上的官员,谭大人眼见地动的日子就要来临,迫不得已一个人跑到解城去找县令,但他没有皇命又没有内阁文书,县令把他当疯子给撵了出来。”
“或许老天开眼,就在谭大人绝望之时,遇上了一位年轻公子带着十几个侍卫,公子相信了谭大人的话,命令自己的那些侍卫立即走街串巷地通知解城所有百姓往南门去躲灾,因为解城当日的确出现了天狗食日的异象,所以百姓们很容易就相信了侍卫们说的话,在那位公子和他手下侍卫的带领下都出门避祸去了。”
“所以事实上解城地动,百姓们性命无忧,只是房屋受到了些损害,地里粮食被毁,朝廷只需要拨给十万石粮食帮助百姓们熬过开春前的两个月,春耕后他们就能自食其力了,另外再拨付一万两银子帮助百姓修缮房子即可。”
“但是朝廷收到的消息不是这样的,内阁写上来的节略是解城百姓死伤过半,房屋尽皆坍塌,所以父皇才会从耿、济两州各调集十五万石粮食,又从国库拨出十万两白银用于解城的灾后重建。”
“可是这些钱粮根本就没有运往解城,解城受灾百姓不仅没见到一粒米、一文钱,反而还因灾难而增加了赋税,所以才有了骆山土匪的出现,他们都是被逼得没法活了的解城灾民。”
“那么那些赈灾钱粮到哪儿去了呢?正如孤先前说的那样,被运送到西北边关,送到了突蛮人手里!这就是从安定侯爷中计开始,所有事情的真相!”
“他们为了这笔赈灾钱粮,销毁了谭大人对解城地动示警的奏折,置一城百姓性命不顾,任由百姓处于危险中。拿到那笔赈灾钱粮之后,没有给解城灾民拨去一颗粮食一文钱,却将这笔钱粮悉数送给了我们的敌人哈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