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大棚(1 / 2)
又过去了半年,沈安安总算是将京城的米粮铺子迈入了正轨。
米粮铺的收入不高,沈安安又偷偷摸摸开了一家客栈。
这种客栈,就是明面上不是自己的,但暗地里,自己却成了最大的东家。
这件事,连皇上都不知道,太后,安国公夫人更不知道,没有人知道这家客栈背后的人是谁,但每个月收入可观,直逼京城有名的客栈,不过沈安安让人控制在一个度内,就是不能超过最好的那一家,慕容家开的客栈,只要收入能达到要求,其他没必要跟慕容家的那一家客栈比。
那家客栈,明面上是慕容家的,暗地里却是皇上自己的。
他们怎么能跟皇上相提并论呢?
有了这样一家客栈,收入改观了甚多,沈安安也不要真的每年巨资投在海上。
她找的是粮食,不是跟皇上一样找那些暴利的行业,只要粮食的产量跟上来了,百姓们衣食无忧,那时候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当然,这些都不是沈安安要考虑的东西。
她考虑的另外一个对象,船队。
皇上奖赏给她的船队,终于来了。
研究过后发现:果然,船队出海,几年一次,消耗量几十万两都是小的,
他们这一只船队,因为有了正正经经的商船,因此他们除了维护船只的正常运行,以及后续维护费用,造船的费用就不用那么高,但也要考虑进去。
因为风雨无阻地在海上,遇上个风浪海浪把船给掀翻沉海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的,这种危险,也经常存在,所以考虑到这种风险,也要想到补给的船只。
所以每年所造的船只费用,也要计算在内,甚至比沈安安自己计算的需求量还要大。
沈安安从一年只出七八万两,在跟皇上一番讨价还价后,反而每年要出十五万两。
这样加大了她的压力。
于是,她又准备做点别的营生。
已经有了一家客栈,继续开在京城,肯定会引起重视,沈安安决定在别的地方开一家赚钱的行当。
就是,客栈有京城一家就够了,其他地方,肯定不已客栈为主。
她想了想,最后选择了一个地方,江南!
喜姑姑和小豆豆都已经在江南那边安居下来了,信上说他们已经买了一处宅子,也按照沈安安的要求,打听了一些消息。都是很基础的一些消息。
比如江南不愧是玉米之乡,气候很好,风调雨顺,适合种植水稻。
在江南种出来的水稻,比在别的地方种出来的要好,产量也更高。
江南那种地方,不喜欢山药蛋,说是吃起来太干了!
那边的气候虽然湿润,但是天气也炎热,每天都会出很多很多的汗,像是山药蛋这种吃食,就跟馒头一样,他们都不喜欢吃。
因为吃过之后,要喝很多的水。
有些人在田间工作,一个上午一壶水足以。
吃过山药蛋,馒头之后,一个上午就要最好两壶水,偏生他们只有一个水壶,只能喝完了再去倒一壶,很浪费时间,还不如吃糙米饭。
有些则是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