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乱之始(1 / 2)
碧水、清荷、绿塘与小亭,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雅静至极。
亭中两人正面东而立,享受阳光的洗礼。
“殿下,贫道夜观天象,见紫微恒中帝星黯淡无光,摇摇欲坠。
而一星光芒渐放,似有崛起之势。
其边更是有两颗将星大放异彩,只怕不假时日,这帝都之中就有一场重大变故啊。”
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道士手持拂尘,对着面前的少年道。
听他如此说道,少年顿时脸色大变,焦急神情溢于言表:“难道说陛下?
这不可能!”
“你觉得陛下不过仅三十有余,时日还长,是么?”
道士似是看出少年的想法,一语点破:“这些年陛下深宠十常侍,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日夜享乐。
十常侍之首张让更是调配各色药丸进补,使得陛下看起来生龙活虎。
可是须知,这用药强身一途,实是饮鸩止渴,陛下现在的身体,唉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
“师父,请你一定要救救父皇!”
少年听完此话,忽然一把抓住道士的双手,脸上已是落下泪来。
“孩子,此乃天命,岂是人力可为?
贫道还达不到逆天改命的境界。”
道士托住少年双手,看他半晌,不由叹息一声:虽然这孩子为嫡出,不受陛下和太后的喜爱,可这份孝心,却实在比那皇子协可贵啊。
可身在帝王之家,太过于善良实在不算一件好事。
望着少年失魂落魄的表情,道士无奈摇了摇头:“这洛阳城中不日便会血光冲天,贫道清修之人染不得这俗气,所以明日就要离开此地,到时候殿下的娘舅——大将军何进会亲自迎接殿下回宫。”
洛阳城,皇宫。
虽然一直在史府张大的皇子刘辨突然回来,可宫中的生活依旧没有引起丝毫波澜。
灵帝依旧纵情声色,而董太后则是诵经拜佛、追求长生。
当然,董太后的身边一直跟着她最疼爱的皇子协。
唯一高兴的,便是刘辨的母亲何贵妃了。
何贵妃的大哥——大将军何进手握重兵,权倾朝野,且膝下无子,很是疼爱这个外甥。
有这样一层关系存在,使得灵帝一直没立太子,虽然他与董太后的心中早早就定了皇子协。
还有一点,那就是灵帝最为宠爱的妃子——刘协的母亲王美人被争宠的何贵妃毒杀,这也使得灵帝更不喜欢这个优柔寡断的儿子了。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自巨鹿的张角三兄弟起义以来,水灾、蝗灾等灾祸泛滥,四处怨声载道,百姓民不聊生,国势早就衰落不堪。
再加上各地大员拥兵自重,不听调宣,汉室皇权实已名存实亡。
终于,在一个平静的夜里,身体早被掏空的灵帝刘宏结束了他昏庸的一生。
金銮殿上,十四岁的刘辨面南而坐,群臣三呼万岁,定下了大汉江山的新主人。
有些恐惧,身体还不知觉的颤抖,可望着大殿里面武将之首的那个虬髯大汉,看着他递来的坚定目光,刘辨心里总算有了些底气。
虽然灵帝死前将皇子刘协托付给十常侍,让其辅佐上位,更有董太后的暗中支持。
不过大将军兵权在握,且历来又有立长不立幼的规矩,灵帝又未留下遗诏,借着灵帝驾崩、皇宫内乱的时间里,竟是合同文武百官,生生把刘辨推上了皇位。
画面再转,宫中已是血光冲天。
面对何进调董卓入京的做法,十常侍终于按耐不住。
不得已,只好拼个鱼死网破了。
于是暗中欺骗何太后,诱使何进孤身进宫,将其杀死。
随后趁乱携帝外逃。
北邙山下,董卓率军与群臣迎帝回宫。
在那个肥胖狰狞的面孔背后,刘辨看到了不满和贪婪。
似乎冥冥之中,自己就与他有着宿仇一般。
不知觉的,在董卓的面前,自己竟是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从群臣的口中他知道,自己唯一值得信赖的舅舅已经死了,今后的道路,或许将崎岖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