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你不要太过分了。(2 / 2)
大家都屏着呼吸,听着“潮来暮卷”的话语不由唏嘘不已……
而当听到“柯相之女――柯寰施”时,大家都有目共睹到这位奇女子将入住漪澜殿〔皇后寝居〕这一事实。
那时袁子芙大小姐本是皇贵妃,与后位无缘。貌相虽稍差一着,但才技十分惊人。
这也无外乎“可入君王眼”,而真的是这样吗?
之前便已提到“殿礼”了,殿礼的“轻重”不仅取决每位嫔妃日后的境遇与命运,更彰显着她家境的殷实与否。以及更加显示出她来朝的真诚与可贵……
“袁大小姐、袁大小姐、袁大小姐!”
“在!”
但公公已是满脸不悦,不仅对于原袁女这次没拿“殿礼”里疏忽大意而失望至极。
而且圣上早已言明:若是没带“殿礼”,这都一起以“欺君之罪”而处置。可见其罪名之重!
“来人,将此女押下去!秋后处斩!”
首先袁大小姐泪流满面,因为她不清楚自己犯了什么过错。要受如此重刑,而且林娘一下便瘫倒在地上了。
一直张皇反复的林娘扑通跪倒在地上,叫苦连天:直言由于路途颠簸,而受到盗匪抢劫。
才未拿着“殿礼”,将应尽的礼数未周到了。甚而有之拿着“项上人头”担保:绝对下不为例!
公公似乎亦“松开了口”:“真的吗,袁氏?”
忆着忆着袁太后掉下了眼泪,她从未见过如此惊恐的局面。稍有不慎,便是九死一生。
“但那公公便是那副嘴脸,只要稍不令皇族得利。他便一直在那里说道,甚至要我们袁家全家受到牵连。”
到此时柯贵妃已被袁太后下了“赦令”:令她去漪澜殿〔由于柯贵妃极受袁太后照顾与重视,所以一切用度在张皇后逝世后都按皇后用度来安置。〕稍作歇息等候处置,既然已做了处置。
便亦是“守的云开得月明”,一切早有定数……
“奉太皇太后圣谕:念柯家是九朝元老,又是无心犯错。所以哀家特设赦之前柯家全家老幼所犯罪愆,若是有人再敢重提。便一律贬为庶民、永不录用。钦此!”
林娘已清楚其中的道理了:原来现今旧事重提,甚至拿出“妆奁盒”便是要念在当年柯皇后用自己的“稀世珍宝”――“妆奁盒”拿来搭救自己一命的大恩大德。
因为当时情况堪忧,所以可娘娘为了使“伤亡率”降到最低。便用自己妆奁盒亦是“殿礼”拿来与御前公公澄清清楚,这便是那呈封多年而无多人问津的“妆奁盒”的由来……
便是痛处,便是清醒。由于感同身受,所以才不会赶尽杀绝。一切苦尽甘来才清楚柯家的好使自己永永远远都偿还不完的……
当“特赦令”下达后,惠冕帝便急冲冲赶来质问自己皇祖母道:
由于陛下极为贤孝,所以便拱手作揖着。
“孙儿参见皇祖母!”
“孙儿免礼!”
本令人给陛下看座,但没想到一切早已令皇帝焦头烂额了:
“皇祖母为何特赦柯家?”
“怎么孙儿觉得皇祖母所为不妥?愿闻其详……”
“皇祖母呐,皇祖母。为什么您英明一世,糊涂一时呢?”
看着皇孙儿十分煞有介事,便将林娘等一干人全部支走了。
“璞儿这是怎么了,难道是祖母所言所做不是为了安平天下吗?”
“皇祖母虽年迈,但其实耳聪目明。与年轻人相比更是不遑相让,柯相犯了如此滔天大罪。罪以致死,难道也要法外开恩、网开一面。坏了天朝法度,失了天下人心吗?”
“孙儿这是……”
陛下一直便对柯相之前挪用钱款甚而有之贪污受贿十分不悦,再加之之前他与童家来将“朝会”搞砸。便一露“谋逆”之心,罪至当诛!
“实不瞒皇祖母:若是柯家可一改嚣张跋扈之作风,好好做一位贤臣。柯贵妃亦可成为朕的继后,但他们便是不给您长脸。连生变故、横生枝节,这令朕如何令柯氏伴您在这里颐养天年呢?”
袁太后听罢勃然大怒:“你这是威胁哀家!”
林娘在一旁亦是胆战心惊:这祖孙俩怎么了,怎么好端端的闹起来了……
皇帝站了起来,讲起了道理:“一切都源于您忒过包庇柯家,这一切难道您没有一点责任吗?”
由于言辞过激,陛下遭太皇太后掌掴。狼狈不堪。
而袁太后亦是十分伤忧,因为时至今日他才第一次与当朝天子叫板:不是因为江山社稷,而是因为个人恩怨:
“是,是哀家徇私护短。但正是因为当年柯皇后极力为哀家求情,才有哀家的今天。你还能与奶奶见的到,我可告诉你一件事:有柯家才有你,没有柯家。你还会安然无恙的站在这里吗?”
由于这些事儿长期积压在袁太后心中一朝喷发起来,而是陛下一下没有承受过来。只见太皇太后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正值仲秋,一切都还是十分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