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讨论(2 / 2)
……
“咳咳,清言,那我们开始吧。”深吸了一口气,赵子衿凝神,抬头微笑说道。
许清言同样浅笑颔首。
“那,清言,从你先开始!”
仿若怕被人抢了先,许清言刚点头,赵子衿连忙接道。
许清言也不介意,想了想,便缓缓开口道:“好,这之前,我们首先说一下氿焱如今的吏治,也就是世袭和举荐……”
“……由于举荐的审核和推举,到最后还是把握在高官权贵手中,故而,太祖最开始想要以此广进寒士才子的想法,落实到地方并不能真正实现。”
“所以,举荐总体来讲,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实施得不到位,需要一个监管体制,互为监督,同时,举荐难以实施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初给出的标准太少,太模糊,仁孝,并不是一个清晰的标准……”
娓娓道来的言语如清泉一样流过赵子衿的心海,一瞬间,刚刚还因拥有上下五千年、自以为拿捏答案的赵子衿只觉得羞愧难当。
她心中的高考,其实,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应试体制,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的单一,动手能力差,考试制度的不完善,明明前世,高考的弊端已经那般明显……
脸色羞红,赵子衿对许清言的评析表示赞同。
许清言浅浅地呷了一口茶,看着赵子衿,忽然道:“你当时挑选我们的时候,想的是什么?”
赵子衿闻言一愣,抬头愕然地看着许清言,见他神情认真,便知他没有别的意思,细细思索一番,才迟疑道:“我当时想的是,我的人,需要会识文断字、聪明伶俐、能文能武、乖巧听话……”
说最后四个字的时候,赵子衿的声音如蚊蝇似的,看也不敢看许清言,然而许清言却并不介意,只是顺势接话道:“所以,你看,挑选人才,标准很重要,单一的标准,挑选出来的只是符合一种需求的人才,而模糊的标准,更是无法清除定位人才的特性。”
赵子衿抬头,这才明白清言的意思,沉思了一会儿道:“你的意思是,扩大朝廷选取人才的标准,同时,将标准清晰化,广泛吸取天下各个领域的人才。”
“然也,”谈论此等家国大事,许清言却神情淡然、侃侃而谈,丝毫没有怯意,言语谨慎,思量周全,那一瞬间,赵子衿一下子领略到了前世许清言在朝堂舌战群雄、一言以蔽之的巨大影响力和风度,仿若是魏晋时期的名士风流,自然低让人心向往之。
“……文则设科考试,从地方到朝堂,一级一级来,每个级别对应相应的才能和职位待遇,到最后,最佳的人才交由皇上审核选择,这样不仅可以挑选出最好的人才,也可以防止有人以权谋私,乱插亲戚,而武则由武官负责,设立比赛,有禁卫军首领选定后,最后在皇上面前表演,再做定夺,权责统一,同时,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以免发生因不知其然而误选了人才……”
许清言的话一说完,赵子衿的整个眼睛都亮了,不过是几日的准备,许清言竟然凭借一己之力,想出了后世多人积累才得出的极似科举却又比科举更加完善的制度。
“清言,你好厉害!”赵子衿望着淡然浅笑的许清言,轻轻说道。
许清言低头,看向赵子衿,忽然笑道:“那也没有能找到我的你厉害。”
赵子衿
有些不好意思地别过头,“那你的意思是,科考同举荐一起,但是,两个制度同时都设立完整的考试、考察标准,并将权责一层一层地落实下来,最终统归皇上手中。”
微笑颔首,许清言眸中忽然闪过一丝戏谑的意思,看着凝神思索的赵子衿,冷不丁发难道:“这是我的想法,那子衿,你的呢?”
赵子衿……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