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马氏兄弟(1 / 2)
第253章 马氏兄弟
寇淑嘴角微微一撇,把寇安的信放在一边,五经为本,格物为用,这不就是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吗张之洞那一套,老杨震还算有些敏感,但我凭什么要和你合作关西夫子,好大的脸面!
寇淑曾经想过把唯物辩证法和歷史唯物主义拿出来,不过並不是很著急,等到格物学者们遍地开,生產力有了改善再说。
当然了,还有一个心知肚明的原因,她已经是皇后,离最高统治者只有一步之遥,她不可能为自己埋祸,或许等到她老了,她才会搞这些事情,但她也不希望成为主流思想,
搞一搞中西结合,最符合她作为统治者的利益。
但做任何事都有主次之分,寇淑能影响杨震,让杨震听话,为自己鼓吹吗显然不可能,与其用老傢伙,还不如培养一个新人,而这个新人,寇淑也已经找到了,那就是此时名气已经很大的马融。
马融是马续的哥哥,是伏波將军马援的侄孙,和寇氏一样是功臣外戚家族,二十多岁就非常出名,是大汉有名的经学家,也是他带领马氏家族完成了由列侯到世家大族的转变不过在寇淑前世的歷史上,马融的口碑不怎么样,他十分畏惧梁冀,在跋扈將军执政期间拍他的马屁,不属於那种很有骨气的土人,而这一类人又是比较好的吹鼓手。
马融的弟弟马续是数学家,和格物学者走得非常近,寇淑自然更愿意扶持年纪更轻的马融,双方更容易沟通不说,马融的年龄摆在那里,有著无限的未来,若是未来马融不听话,她也能震住,老杨震可就不一定了!
寇淑让身边的小黄门寻找马氏兄弟,让他们兄弟俩来到章德殿陛见,寇淑觉得有必要让他们写一些文章,提高威望,至於老杨震,寇淑也没必要得罪,你先把撰写的文章拿出来,本宫要研究一番小黄门得令之后,迅速寻找马氏兄弟,很快就在格物学院找到了马氏兄弟,马氏兄弟听说帝后召见,赶紧收拾一下,准备入宫,不过还没等出门,突然下起了雨,马续微微皱眉,“怎么又在下雨”
马融笑著问道,“都已经入夏了,下雨有什么奇怪的”
“今年的雨水来的比较早,冬麦已经歉收,如果一直这么下雨,秋收就要出问题!”
马融一惊,摇摇头说道,“应该不至於吧!”
“兄长忘了《洛报》所载吗天气越来越冷,旱涝灾害必然频发,朝廷就是相信了《洛报》的说辞,才那般重视流民问题,不仅少府在各州建立直属府库,还在南方搞起了屯垦!”
马融脸色大变,“不会真让格物学者猜中了吗”
“这可不是猜,皇后的说法是数据统计,並在数据的基础上合理预测,这是格物学的治国理念,兄长长於经学,但对格物学的关注还是少了一些!”
马融脸色变幻,相比於弟弟,他的政治敏感性要强一些,他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发生的种种,邓后搞三圣临朝,又收拾了许敬,还以强硬手段改革奴婢问题,周章在洛阳搞得鸡飞狗跳的,若是出现大灾,土人们肯定会反扑,朝廷不稳,他搞不好就被牵连进来!
马融越想越有些担心,他甚至都不愿意入宫,而是想著离开洛阳这个是非之地,返回关中老家,或许上一次就不应该听弟弟的!
车骑將军邓鷺觉得马融名气不小,特意徵辟他为车骑將军舍人,不过马融不喜欢此职,就没有应命,他本来想去凉州躲一躲,不过还没等他离开洛阳,寇淑建立格物学堂,
就写信给马氏兄弟,邀请两人在格物学堂任教。
隨著格物学者们对数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马续自然感兴趣,就很爽快的接受了徵招,马融也对格物学来了兴趣,加之这是学术交流,也不算入仕,所以等了一段时间,看到邓鷺脾气不错,没有强行徵辟,他也来到了洛阳。
马融与喜欢数学,后来又对格物学很上心的马续不同,他搞得是古文经,他真正在意的是逻辑学对五经和传统释读的衝击,所以他在格物学堂主要是研究这一块,想著完善自已的学问。
不过他既然来到了洛阳,不可避免会掺和政治,寇淑时不时来到格物学堂参观,对马融这个后世大名人挺感兴趣,两人也有一些交流,马融很快就获得了皇后的器重,他想去东观读书,也获得了批准,拿到了入宫的关牌。
虽然得到皇后的器重,但马融也知道自己拒绝邓氏的徵辟,得罪了邓氏,而邓寇现在虽然关係很好,以后可说不准,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马融自然想跑路不过怎么跑路是以后的事情,而且必须有充分的理由,也就在马氏兄弟带上雨具,乘坐马车进入洛阳宫时,寇淑也注意到了雨水又一次哗啦啦下了起来。
而在寇淑的记忆中,歷史上的汉安帝大概是13岁登基,虽然刘祜已经死了,但算算他的年龄正好十三岁,所以寇淑估计东汉中期连续十几年的连续天灾、地震和叛乱应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