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元泰三年春(2 / 2)
果下马缓缓迈步,刘裕起初还有些害怕,但很快就放鬆下来,咯咯笑了起来:“真好玩!姝姐姐,再快一点!“
耿姝轻轻夹了夹马腹,小马立刻小跑起来。春风拂过两人的面颊,刘裕的笑声清脆如铃,迴荡在御苑之中。
寇淑站在廊下,看著儿子难得开怀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她侧首对身旁的邓绥低声道:“这孩子倒是会哄陛下开心。“
邓绥淡淡一笑:“耿薄教女有方,蔡伦可查一查!“
“奴婢遵旨!”
骑马结束后,刘裕意犹未尽,拉著耿姝的手不放:“姝姐姐,明日还来陪朕玩好不好
工耿姝正要答应,耿媛突然冲了过来,一把推开她:“陛下!我也会骑马!我骑得比她还好!“
刘裕被嚇了一跳,小脸顿时垮了下来:“你、你干什么推姝姐姐“
耿莹也跑过来,挤到刘裕身边:“陛下,我会讲故事,比骑马有意思多了!
几个小姑娘你一言我一语,爭相討好小皇帝,反倒把刘裕弄得不知所措,他扁了扁嘴,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朕不要你们!朕只要姝姐姐!
寇淑见状,立刻上前將儿子抱起,冷冷扫了一眼耿家眾女:“今日就到这儿吧。来人,送客。“
回府的马车上,耿姝安静地坐在角落。耿媛瞪著她,语气尖酸:“装什么乖巧不就是会討好陛下吗
耿姝抬起头,眼中带著不解:“我没有討好陛下......我只是.....
“只是什么“耿莹冷笑,“你以为陛下喜欢你,你就能当皇后了做梦,你不过是庶子之后,还能翻天!“
耿姝抿了抿唇,不再说话,这已经不是第一天了!
南宫前殿寢宫中,刘裕听完了寇淑讲的故事,然后躺在寇淑怀中,小声问道:“母后,为什么那些姐姐要吵架朕不喜欢她们吵架。“
寇淑轻抚儿子的头髮:“因为她们都想得到陛下的喜爱啊。“
“那朕可以只喜欢姝姐姐吗
1
寇淑动作一顿,隨即笑道:“陛下是天子,要公平对待所有人。“
刘裕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很快就在母亲怀中沉沉睡去。
寇淑轻轻放下儿子,走到窗前。月光下,她的神色晦暗不明,“传旨,“她突然开口,“明日耿薄携诸子入宫,本宫要见一见!
2
寇淑对耿家能打的將领比较了解,耿薄是大汉有数的名將耿恭的庶子,很早就在军中打拼,一路升迁成为骑兵司马,这一次培训之后,一个准两千石的边郡都尉肯定是有的。
耿薄有四子三女,这是幼女,年长的两个孩子宏、哗都擅长骑射,现在已经跟在父侯身边,很有將门之后的模样,是耿家小辈之中表现不错的。
她根本就没想到找什么公主或者列侯之后,这种从小打拼的庶子之女为后,反而是好事,耿家没办法团结,耿薄的几个儿子反而更依赖朝廷隨著天子詔书下达,耿薄在耿家的地位迅速提升,虽然耿家各嫡枝对这个庶子的孩子被看好,很是不以为然,觉得地位太低,但谁让皇帝表现得很喜欢耿薄幼女呢,就算不服气也只能忍著,幸好皇帝还小,以后说不准!
长期在边疆为將的耿薄则有些战战兢兢,他不断的教训儿子们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过这一次入宫,寇淑只是询问了两句,然后就考察起来,先骑射,然后拿看火器射击,再然后,耿宏、耿哗兄弟就得了一个郎官,这下子,耿薄更引人注目了当然了,皇帝还小,耿薄儿女的未来谁也说不好,此时朝堂的热点反而是另外一件事,就在元泰三年春,新上任不久的司空刘愷上书,“《孝经》云:『孝子之丧亲也,哀戚之情,无所不至。『而今三公、二千石、刺史,父母亡故,仅服丧三十六日,一日抵一月,实非古礼。臣请准大臣行三年之丧,以为天下表率。“
话音未落,司徒夏勤就表示反对:“此乃孝文皇帝遗制!光武中兴后沿用至今,岂可轻改“
寇淑目光扫过群臣:“诸卿以为如何『
太僕陶敦率先响应刘愷:“三代之治,圣王皆行三年丧。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刪定六经,皆以孝为本。若大臣不守孝道,何以教化百姓“
“荒谬!“尚书僕射邓访冷笑一声,“孝文皇帝时匈奴屡犯边关,若公卿皆去职守丧,谁人理政当年王莽便是以復周礼为名,行篡逆之实!“
殿中顿时譁然。寇淑忽然抬手止住爭执,拋出一个问题:“孝文皇帝乃大汉明君,其遗詔缩短丧期,自有深意。而今儒家主张復古,朕倒要问一一是大汉明君之言重,还是儒家经义更尊儒学重厚葬,自光武以来,歷代先帝都提倡薄葬,难道也错了吗“
群臣雾时若寒蝉,刘愷额角沁汗,偷眼警向御座一一太后朱唇微勾,似笑非笑,接著问道:“司空推崇三代,可知三代宫殿何等模样“
刘愷一证:“《尚书》载茅茨土阶,当是简朴..:::
“简朴“寇淑笑著问道,“宫中的三代鼎器不少,朕看著也不似简朴,再者,三代也有昏君如桀紂,昏君也简朴吗
1
寇淑指向殿外巍峨的宫闕,“若三代真如儒家所言乃盛世,为何《汉书》载孝平皇帝时户千二百余万,而《帝王世纪》又估夏禹时不过百万“
侍中来歷试图辩解:“圣人制礼是为教化.....
“教化出什么了“寇淑截口道,“周公时诸侯千八百国,至孔子时仅余数十,若三代真那般美好,这些国家为甚一个个灭亡“她忽然眯起眼晴,“昔日王莽借復古之名行禪让之实,致天下大乱——“
“臣等万死!“满朝文武扑通跪倒,把板举得更高,头埋的更低,刘愷更是惊慌得手中的板都丟了!
寇淑缓步下阶,拾起板轻掸灰尘:“诸卿何必惊惶朕不过探討学术。“她忽而莞尔,“翟卿,你掌將作大匠,可知南阳铁官岁產铁器几何
翟舖战战兢兢答道:“去岁铸犁鏵三万具,铁剑五千把..:::
“不错。“板抚过殿中包铜楹柱,“三代用石斧砍树,今用铁锯;三代用骨针缝衣,今用铁机,这便是器物之进,器物更好,则天下的財富增多,人口也增多,朝廷控御之地也越来越广!
现如今大汉地方万里,人口几千万,乃是决决大国,岂能如几万人之小邦国那般治理治国之法不同,又为何能倒退回去效法石器时代的礼法“
有大臣忍不住抗辩:“可道德教化.::
“道德教化是有前提的,必须天下稳定,百姓衣食无忧,才有空閒谈论!“寇淑冷笑,“若按儒家主张,大臣们一个个守丧三年,遇到战事又如何
现如今虽有火器,但孙吴这一类的將军毕竟罕有,若是有边胡入寇,大將守丧,以至於战败,这教化要来何用“
“朝廷重视教化,乃是让天下万民归心,避免不法之徒煽动太多人,但朝中重臣肩负重任,岂能隨便守丧三年,这不是对天下人负责的態度!”
“歷代先帝的治国之要,今儒之学,古儒之见,还有格物学提倡的《新天命说》,还有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都有很多对大汉治国有利的东西,当取各家学问之精华,摒弃糟粕,而不是儒家说什么都是对的!”
根据寇淑的命令,这一次她在朝堂所言种种都登载在报纸上,所以洛阳太学,很多太学生看到后,都膛目结舌,有人喃喃道:“太后竟谓铁器优於青铜——“
有人同样產生了怀疑,“《汉书》载孝平时垦田八百余万顷,而《周礼》载天子王畿不过千里一一千里之地如何比得上如今太后说当今是决决之国,与三代时大不一样,治国之法多有改变,礼仪教化有所不同,似有道理!“
角落里,年轻学子崔瑗突然插话:“但太后忽略了一点,礼法不仅是器物,更是人伦纲纪,这才是儒学真正看重的!“
“但太后也没有说儒学都不对,而是要取其精华,要说起来,这厚葬確实有些问题而近岁以来,也有不少对儒学典籍的怀疑———”
当太后公开质疑儒学,等於允许天下人可以自由质疑儒学,大汉思想界的大乱战开始了,这也是蔻淑所希望的,道理不辩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