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臣,受教了!(1 / 2)
“皇上,若真的因此耽搁了重要事,难道不是宦官之过吗?倘若他通传了,还会有这等事?”赵公明果然像个愤青似的。
顾薄渊看向沈风华,沈风华接着说:“你说得不无道理,如果论其责任,沈玉是逃脱不了,但是他如果说,不敢打扰皇上休息,你又能如何呢?皇上怪罪你不敢死谏,或者众臣怨你办事不力,你又能如何?”
“难不成一件事没办成,大家真的只会怪罪真正的绊脚石?不会,他们会怪罪你这个负责人,所以,丞相有罪,罪名就是不懂变通。”
“丞相休要瞧不起一个宦官,也休要瞧不起任何人,能够在皇帝身边伺候着的,都是贵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伺候之人是贤能之人,便一切如丞相所言,他会是个正直之人,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去请皇帝,哪怕是得罪皇帝,这是丞相最想看到的。”
“可如果他不是这种人呢?丞相瞧不起他,他心里不悦,若是越想越恨,直接不禀告了,反而各种推辞,那丞相还想见到皇上?那不是痴人说梦?丞相若真是负责,便不会忍不下这口气,更不会因小失大。正所谓,成王败寇,做事也一样,做成了,再多艰难险阻也是你炫耀或者教育人的资本,你说什么都对。”
“可若办不成,你有再多真理也是放屁,谁也愿意听?这便是大家认定的规律,丞相不会不明白吧?”
沈风华这一番话下来,赵公明有所顿悟,没有刚才那么生气了。
“娘娘教训得是,可难道,为官清廉,一身正气,也不配拥有气节么?对于娘娘所言,我等为人臣子更应该劝谏皇上亲贤臣远小人!而非让一个小人当道!”
沈风华看着他慷慨激昂的样子,轻轻鼓掌:“说得很好,但是水至清则无鱼,丞相不明白?君王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有想要逃避的,因此,有时候耳根子软,更愿意听一个顺从自己话的人。如果朝堂之上全是清官,就会希望皇帝像个工具人一样,励精图治,过得像苦行僧一样。”
“久了,难道皇帝不会心生怨恨?人性是绝不可以挑战的,尤其是皇帝,就算是群臣进谏,一群清官逼迫皇帝满足他们的想法,那也是为了他们的功绩,彰显他们的才能,如同长辈对晚辈说:我这是为你好。”
“难道皇上没有自己的想法吗?还是,赵丞相也觉得,孩子就应该是泥土,任由父母捏造,变成父母想要是样子?如果赵丞相也是被捏过的人,过程是何等滋味,赵大人会不清楚?”
赵公明是寒门,他自小就是被捏着长大的,他知道那很痛苦,也知道失去了什么,他对自己的孩子就是比较放任,仿佛是为了完成当年自己的小小梦想,沈风华这番话引人深思。
沈风华又道:“如果朝廷都是小人,君王就会不知道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因此受蒙蔽,清官或许会被小人祸害致死,到时候朝野上下,民不聊生,所有人又会怪罪皇帝不行。但是,大家难道都没想过,自己也错了那么一点点吗?”
“张大人得罪一个李大人,何大人得罪一个赵大人,一个接一个,最后结成团,互相打压,心思都在争斗上了,谁管社稷江山?如果皇帝亲近小人,清官不得团灭?团灭了,国家有难,难道清官死了就无罪了?”
赵公明明白,都是有罪的。
“臣……明白了,娘娘教训得是,身为朝廷命官,身负重任,决不能因个人荣辱而致使国事荒芜,臣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