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结局2(1 / 2)
她是大梁的孩子,每寸骨血,每分心力,都交还给大梁就是了。
殿外光影如照,萧絮略微恍惚,不顾谢宝章还要继续嘶吼发泄的表情,就淡淡地道:“母后潜心修佛,儿臣不好打扰,朝中诸事繁杂,先过去了。”
谢宝章想抓她龙袍的衣袂,萧絮狠狠一甩,兀自大跨步走了。
她想追上去,可是她老了。
跑不动了。
她也不再是需要跪在地上求她的絮娘了。
礼部。
临近新年,礼部本就忙,除了按例的朝拜规矩,新春的太子册封礼,还有一件事也在准备,俞拙心向皇帝上书,想效仿当日张骞出使西域,探访天竺大秦等国度,与他们互通贸易之余,更重要的是,带几箱孔孟心理之类的书籍,宣传文化,以改人心。
礼部的大人要通传,萧絮摆摆手示意免了,见到屏帘后忙碌的身影,欣喜地叫:“道长!”
俞拙心抬起头,连忙提了道袍从里头走出来,拱手行礼:“贫道参见陛下。”
萧絮张开双手,两眼笑得诚挚:“道长,抱抱。”
“陛下真是……”俞拙心满脸无奈,刚敞开胸怀,就被她紧紧拥住。
萧絮用力地拍拍他的背:“此去路远,道长一路平安。”
俞拙心的手空悬许久,忽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定,亦然用力地揽她,贴着她的肩膀微笑:“庙堂居高,陛下莫怕寂寞。”
“我不会寂寞。”
“那贫道亦不怕山河路远,飞禽走兽。”
萧絮靠在他怀里轻轻笑:“那……早些回来?”
俞拙心垂眸,笑道:“尽量。”
他离开的那日,春和景明,阳光正好,她站在城墙上,望着他的仪队越来越远。
朝政诸事有条不紊地进行,萧絮经常在永安殿和大臣们议事,为表上体下意,在议事厅的偏阁摆了张长桌,赐坐臣子,与帝王共商国事。
萧明年纪渐长,萧絮总算开始亲自参与儿子的教育,叫他每日都来永安殿温习功课,去后殿习武健身,和大臣议事呢,也不忘把儿子叫上,要他坐在旁边听着。
太子的册封礼即将进行,萧絮已拟定好了天下大赦,农税减免三成的诏书,她摩挲指尖几份帐目,抬起眼眸:“程茂。”
老臣拱手行礼:“陛下请说。”
“原先天下豪雄割据,巴蜀、荣国也好,哪怕江南,多有士绅夺税,名目繁多,朕仔细研究了几日,总觉你们光提议朕减免农税,仿佛也没什么用。”萧絮轻敲了两下桌面,“税务名目太多,农税减免三成,虾收虾税,用块锄头都要收锄头税,只要种类多了,投机取巧的便多,依朕之见,秦皇统一度量衡为一大功德,我大梁如今统一天下,也把税的名目理清爽些吧。”
几个文臣赞同地点头,王以道行礼:“陛下,此事也是臣给您上的折子,抓鱼摸虾,捕猎砍柴,寻常农户弄些贴补家用,没必要收税,有靠此道谋生的,叫户部拟个营收来,都按农税算便是。”
“嗯,朕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百姓需要休养,且荣国多苛税,专对百越蛮人盘剥,这也是他们愿意跟随朕的缘故,朕既做了他们的皇帝,就应当考虑到他们的利益。”她颔首,将文牍递给户部尚书程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