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年将尽(1 / 2)
天气越冷,城里的年味越浓。海矿所门口那条街上的行道树也被市政的人用小红灯笼缀满了。
不过零号实验室里有自己的节奏,是一种忙而不乱、纷而不繁的状态。办公室里文件堆得到处都是,但是要用什么材料,当事人一定能在最短时间内抽出所需的那一份。
距离农历新年只剩一星期。孟千里让行政科的小姑娘小尤去统计下谁愿意留下值年三十、初一和初二的三天班。他的设想是任务紧,担子重,最好每个系统都有人留在岗位上维持进度。
倒不是非要抢那几天时间。但很多事情一旦断掉,再开始时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重回正轨。
他已经给老娘打好预防针了,既然做了组长,义无反顾,要春节留守。
小尤问了一圈,也没问全。小赵过来接过她手里的表格,说:“我来吧。”
趁着食堂吃饭的功夫,小赵就把手里的表格填满了。饭后把表格给孟千里,后者皱了皱眉头,又用拇指和食指捏了捏眉心,脸上是一种困惑的表情。
小赵笑道:“这是正常现象,也是人之常情,你就别多想了。反正愿意留守的人够用,你看着安排就是了。”
表格里勾注的多是一些有家室的人,这让孟千里很是困惑。按理说,年轻单身的人关注点还在外面的大千世界,家庭观念没那么重,应该会有更多人愿意春节值班。
但结果恰恰相反。
小赵拍拍他的肩膀,“别拿你那套去要求所有人啊,哥们,有我这个黄金单身汉陪你就好啦!”
“他们都在想什么?”
小赵摊摊手,“人家平时工作也不是不努力,大家都兢兢业业的,但是春节休假是每个职工的基本权利。”
孟千里放下了表格,“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有家室的却有很多人主动值守?”
小赵笑了,“时代变了,现在广州、深圳包括申城,外企一家接一家地来,都在广招人才。还有人大学一毕业也不要分配,去南方经济特区创业,几年下来,宝马香车配秘书。”
孟千里咬了咬嘴唇,没说话。
小赵又说:“平时工作都没空,心思活泛的,春节回家不得见见亲朋好友,看看有什么好机会?”
孟千里明白了,“成了家的有家累,动起来不容易,反倒定了心,踏踏实实做事。”
“就是这个理。”
~~~
过了两天孟千里和小赵抬着一箱年货到了陈老的家中探望。他到这时候才有空跟明丽私下说话:“你们确定在这里过年吗?”
明丽点头,“外公本就是南方人,在北方家里过年都不大吃饺子的。我父母过年也会过来。”
孟千里也点头,人都齐了,在哪儿过年确实没什么区别。
明丽也问:“你不回家你父母怎么办?”
孟千里嗅着鼻子说:“我还有个姐姐,爸妈正在考虑是去姐姐家过年,还是到我这儿来。”鼻子好像有点不通。
一想到自己可能感冒了,他赶紧往后退了一步。
明丽奇怪地看着他:“你干嘛退那么远?”
孟千里苦笑:“大概感冒了,别传给你。前天在车间跟工人一起干活时,脱了外套,着凉了。”
明丽说:“多大事儿,等着!”
孟千里和小赵在客厅陪陈老说了会儿话,聊了点下年的工作安排,就闻到厨房里传来一股奇异的香甜味。
烟气蒸腾中,明丽捧着一只汤壶出来了。“红糖熬的姜茶,”她说,“天冷寒气重,都喝点驱驱寒吧。”
喝了姜茶浑身发热,果然舒服多了。两人看看时间不早准备走,明丽说:“快饭点了,不如留下吃晚饭吧。”
小赵闻言双眼放了光,“晚饭?你做的?”接着又转头四周看,却没有看到做饭的阿姨。可能是临近年关,阿姨也回老家过年去了。
明丽笑回,“怎么?以为我不会做饭啊,别小瞧人了。”
小赵叹了口气说:“我倒是很想尝尝你的手艺,可惜今晚已经约了人了。”
小赵一走,明丽就指派着孟千里帮忙开席。看来她今晚是有准备的,足足四菜一汤。盐焗鸭子,鱼香肉丝,上汤西兰花,清炒豆苗,还有一锅枸杞炖鸡汤。
孟千里咽了下口水,说:“菜有点多了。”
“没想到小赵会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