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多雨时节(1 / 2)
明丽喜欢民国新诗,尤其喜欢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不过到了申城才发现,江南四月已是落花时节。林徽因一生大半生活在北方。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四月都不一样的。
残红遍地,四月末的申城走到哪里都有一股子凄艳感。学文的明丽喜欢这种凄艳感,她觉得落红满地,伴上淫雨霏霏,便是烟雨朦胧的凄迷江南。
不过孟千里可不喜欢这烟雨江南。江南的细雨这一年从四月一直断断续续下到了六月雨季,就名正言顺地赖着不走了。
车间里库存的金属配件在多雨的季节十分容易生锈。
这天室外雨丝绵绵,他正在跟陈老谈论钻机配件的采购问题。采购已近尾声,国内和国际厂商的产品陆续到货。偏逢申城多雨季,北方厂家的仪器便部分出现了生锈的迹象。
仓管负责人来通知了一声就走了,他还赶着回去指挥两车设备卸货,存储。
孟千里谢绝了陈老要一同去仓库看看的提议,自己一个人撑了把伞就去了。老人家动过手术,雨天关节又容易酸痛,还是不要沾雨的好。
陈老在办公室看汇总的各项报告,忽然一抬头发现明丽来了。他有点惊讶,“大中午的你来干什么?”
明丽撇撇嘴:“我下午没课,来给你送饭。”
陈老笑了,低头看手表,发现时间果然已近12点。门外过道里响起脚步声,爷孙俩默契地转头去看门口,他们都知道来人是谁,早已听习惯了那脚步。
孟千里一手把滴水的雨伞放在门口,一手拿着个纸盒子递给陈老,说:“您看看这**仪和**仪,就是我跟您说过的那家揽月仪表厂生产的。试用过,参数达标,差不多够用了。”
他说完这些话才对明丽点头微笑了下,然后又去跟陈老说话了。陈老把盒子里的仪表拿出来,细细看了看,点了点头又皱了皱眉。
“他们的东西倒是没生锈,”陈老笑着说。
孟千里说:“北方厂商的配件生锈其实也不能怪他们。以前他们的客户多是北方的,还主要供应陆上机械用,钢材在抗锈蚀方面考虑得可能比较少。”
陈老皱眉说;“在实验中逐步发现问题才是正常的。不过后面对产品材料的要求一定要提高。现在江南雨季这点潮湿就受不了,进了深海到了水下可怎么行!”
孟千里点头,这些设备不光要下水,单是不下水时在南方沿海的仓库和海港,就要面对别处没有的盐雾问题。这些钻机配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耐腐蚀性能的环境实验。
其实实验室并非忽视了这些问题,而是没想到有些厂商囿于旧有经验,在耐腐蚀性能上没有达标。
不过中国的海洋工程机械刚刚起步,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都没什么经验,有所疏漏是难免的事情。
说到揽月厂的仪表,孟千里倒是笑了,“揽月厂的厂长说,从俄罗斯倒来的设备里附带了一些产品标准。说起来,他们还真是按照苏式标准生产的。不过就是个头笨重了些。”
陈老想想说:“那钻机在结构上可能就需要微调一下了。”
看着两个男人似乎要结束谈话,明丽从沙发上站起来,依次打开两个保温罐的盖子。一股浓烈的肉香瞬间侵入鼻孔,引得口腔神经立时有了反应:口水就从齿根出渗出来了。
孟千里转头朝茶几上看了一眼,隐隐看见保温罐口露出头的红烧肉块。飘香的肉味溢满了整个办公室,立刻把隔壁的馋虫引过来了。
小赵从门口探出半个身子来,谄媚地朝屋内的人问:“什么东西这么香?”
“红烧肉。”
“清炖鸡汤。”
明丽和孟千里几乎同时回答,但说完明丽就瞪了孟千里一眼,说:“他肺炎刚好,要吃清淡点。”
孟千里连忙妥协,“对对,要清淡点。”又转头去招呼小赵,“来喝鸡汤吧。”
小赵苦着脸走进来,“凭什么你吃肉,我就只能喝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