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人事变动(1 / 2)
四月中旬时海矿所零号实验室进行了一次人事变动。陈老因为身体原因去了南方海滨小城疗养;“海牛一号”课题组新增了两位副组长,何咏杰和陆秋山;另外有几名年纪50以上的组员声称身体不好,吃不消高强度的工作,申请退出实验室,回原岗位工作。
4月16号是周日,老朱回了办公室一趟。零号实验室的办公楼临街,但研究所旁边的这条街道不是主干道,车不算太多,也就没有太吵。
办公室里工位上几乎坐满了人,这让老朱有点意外。这番热火朝天的景象该是工作日才有的,但今天是周日。其实这是老朱自己的问题,他周末很少来单位加班,不得已时最多周六来一下。所以第一次见到这么繁忙的周日。
这就有点尴尬了。原本他想趁周日办公室没人来收拾东西的,现在众目睽睽之下卷铺盖走人,实在有点难看。
调离实验室的事是所里的副书记找他谈的。副书记说话和风细雨,说老朱身体不好,还经常去医院检查,经不住实验室那么没日没夜地赶工期和进度。都做了爷爷的人了,不该让他这么操劳。研究所是党领导下的单位,不是资本家的吸血场所,不会等着吸干人的最后一丝骨髓。如果有什么困难,尽管跟组织上提。
老朱在实验室一年半多,确实有点吃不消。那帮二三十岁的小年轻,激进得不得了,选最难的路,定最高的标准,什么都要做最好,做到最好还要精益求精。他天天跟着他们没命地干,跟生产队里那头被蒙了眼睛的驴一样,不知道方向,疲于奔命。
现在副书记来找他,其实他心里是长舒了一口气的。有了台阶,就好顺着下去了。
副书记最后拍着他的肩膀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二十年。等这帮小年轻到你的年纪,就明白你的苦处了。谁还没年轻过啊,当年三二一工程那会儿,我们当顶梁柱,不也意气风发过嘛!”
老朱连心意都平了,心道副书记不愧是领导,该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真是一门学问。只是有点遗憾,他当初申请进实验室,是奔着正高职称去的。还有5年退休,再没拿得出手的成绩,就没戏了。但钻机海试失败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进了办公室老朱才发现没人注意他。画图纸的画图纸,盯电脑屏幕的盯电脑屏幕,还有人嘴里咬着个包子,大声叫同事的名字,问一个仪器参数。
老朱讪讪地把私人物品放进一个旅行包里,拎起来就要悄悄地朝楼梯口走,转角时却不意撞了个人。抬头一看,是老伙伴刘刚。老朱下意识把旅行包往身后藏了藏,却一眼瞧见刘刚也拎着个大包,猛然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相必刘刚也从副书记那儿听了相同的劝退良言。
两人都有点不好意思,但相互讪笑了一下也就释然了。一大把年纪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孟千里收到人事变动通知的时候是有点错愕的。他不是惊讶多了两个副组长,而是惊讶于团队成员一下子少了5个人。
在外人看来,这5人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在四月初那次所长和院士老杜列席的那场会上,他们都明确发言,表示质疑钻机的自研路线。第二,他们年纪都比较大。
“其实他们共同点可多了。”小赵说,“他们是实验室加班最少,抱怨最多的一伙人。他们还是目的不纯的一批人。”
孟千里哑然失笑,“人家目的藏在心里,这你都能看出来,真不简单啊!”
过了两个星期左右,小赵的状态终于恢复正常了。但孟千里跟他说话还是小心翼翼的,怕说错什么再惹这哥儿们有什么想法。
“这有何难?他们的目的简直写在脸上好吗?老朱和刘刚是为了评正高积累材料;老徐是为了让他女儿进所里行政科,故意向所长表示积极……”
这些私心琐事听得孟千里有点烦心,他便挥挥手,说:“我们还没出生他们就在所里工作了,现在有点想法,只要不过分,也没什么好说的。”
小赵笑了,“没想到你这么理想主义的人,倒是能和光同尘。不过我也没说他们有什么问题,只是觉得他们这种状态不适合下一阶段的高强度工作,调离岗位对他们也是好事。”
孟千里点头。
小赵又说:“只怕不知内情的人会觉得是你趁着陈老离开申城前,说服他为你排除异己。”
孟千里忍不住笑了,“排除异己?你是宫斗戏看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