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故事与新事(1 / 2)
明丽其实很想参加佟元强的婚礼,她对喜庆、圆满、幸福、有情人终成眷属之类的事情有种天然的喜欢。这种偏好在陈老生病之后更加无限滋长。
但佟元强婚礼那天是个好日子,她有同事在同一天举办婚礼,于是只好跟孟千里兵分两路。
对于这个孟千里号称跟自己很像的男人,明丽也很感兴趣。她塞给孟千里一个相机,叫他多拍点婚礼照片回来给她看。
孟千里是第二次摆弄相机这玩意儿。十几岁时爸爸拿回家过一台相机,逢年过节或者办喜宴时给家人和亲朋拍照留念。多数是一堆人轮流在一桌酒菜前拍几张合家欢。底片要送到城里的照相馆去洗,洗出的照片再分发到各家手里。那时拍照是件有仪式感的事,每个家族圈子里都有一两户人家添置了相机,负责做这件事。
孟千里不清楚家里的相机是从哪儿来的,但他对这东西特别感兴趣,因为跟他从前拆过的收音机和卡带随身听都不一样,里面看不到电线。
这时他还不了解集成电路的概念,对自己发现的差异却感到无比惊喜。为了弄明白这点差异,他偷偷把相机拆得细碎。等他老爹发现时,相机已经怎么都装不回去了。老爹把一堆零碎东西送到电器维修店,被告知电路板已被损坏,没法修理了。
孟千里因此被老爹揍了个半死,这给他造成了莫大的阴影,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碰过相机。就连孟祥泰送他的一个都还回去了。
但明丽交付的任务,只得硬着头皮接下来。他的拍照技术不错,明丽对照片很满意。相机是新式数码相机,不用到冲印店去洗,电脑上就能看。
方便是方便,但数码相机也有弊端。跟老式相机相比,前者成像时会把人拉宽。纤瘦的人在相机里也就是身材适中,肥瘦合度的人反倒成了胖子。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姑娘嚷嚷着减肥,大约也有为拍照好看的缘故。
明丽看照片时注意力全在新娘身上。大概是女人的天性,孟千里暗笑。但很快他就发现不对,明丽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不像是评价新娘长相、妆容和礼服时该有的表情。
还没等他发问,明丽就说话了,“这女的看着眼熟,好像是我同事的闺蜜。”
孟千里没想到兜兜转转,还能联系上这一层关系。明丽跟同事在QQ上聊了几句,又发了几张照片,很快就有了答案。“确实是,同事说她闺蜜还真在昨天结婚。”她说。
这其实不奇怪。大学圈子本就小,多说几句就会聊到熟人。但孟千里觉得明丽对居焱的兴趣远超对一个新娘和同事闺蜜的关注。
他知道明丽是个直肠子,于是也不问,就等着她说。果然,明丽朝他嫣然一笑,“想听故事吗?”
孟千里老实点头。明丽用下巴指指果盘,“去洗两个苹果来,我讲给你听。”
没想到居焱是个痴情女。她有个青梅竹马的邻家哥哥,两人到十六七岁时情窦开,产生了感情。但家境都不好,家里希望他们早点辍学帮忙抚养弟妹,对亲事却是不反对。农村人十七八岁,正是成婚好时候,先把孩子生了,过两年一起补办结婚证和孩子的户口。
不过居焱和男友都天资出众,读书越多越明白知识的重要,越想见识外面的广阔天地。于是梗着脖子跟家里对峙,就是不肯辍学。家里就不给交学费,这可真难倒人了。90年代初,工作机会少得可怜,暑期打工挣学费完全不现实。
两人想出了变通办法。当时深圳特区已经建立,民企需要大量年轻的工人,不管医疗住房,只管到月发工资,利用低廉的劳动力,生产小商品参与国际贸易。
居焱先到深圳做了两年厂妹,一边供男友读书一边也给自己存学费。后来两人双双考上申城的大学,居焱却比男友晚了两届。
这两年时间本没有什么,但异地恋却出了问题。男人在大学期间见到了广阔世界,也见到了更优秀而美丽的女子。苦苦挣扎,青梅竹马和女人的扶助到底敌不过佳人在侧柔情蜜意,于是弄了笔钱还给居焱,声明结束关系。
居焱带着破碎的心去上大学,终于慢慢恢复之际前男友却又回头找她,声泪俱下求原谅。居焱心软,又答应了他。但男人本性难移,始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风流韵事,事后又很快主动求居焱原谅。
她似乎为男人奉献惯了,帮他处理生活琐事,打工给他填补财政窟窿。某个冬日她去火车站排队为男人买回家的火车票,恰巧老家父亲来找她,却联系不上。父亲得了急病,需要找医院手术。
居焱在火车站排队一夜等买票,父母为省钱在学校传达室旁的小棚子里蜷了一晚。父亲受了风寒,病情加重,没几天就过世了。
居焱失魂落魄,想不通自己的痴情和亲人过世之间有什么关系。
“后来,”明丽咬着苹果说,“居焱给父亲办后事的时候,发现男友居然还跟别的男友有染,终于下定决心离开了那个渣男。”
“嗯,渣男!”孟千里附和着说。他说完却问:“她父亲过世是哪一年的事?”
明丽想了想,说:“大概就在两三年前吧。”
孟千里点点头,那年大年初一,他碰见居焱从苏州河上的跳下去,应该是她一生里的最低谷,所以才有那想不开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