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兄弟杨洋(1 / 2)
就在科研人员们对新配方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测试的时候,曾繁莹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繁莹,我们在基地门口发现了一个人,他自称是你的兄弟,叫杨洋。”一个幸存者跑来告诉曾繁莹。
曾繁莹心中一惊,急忙跑到基地门口。只见一个衣衫褴褛但眼神坚定的男子站在那里,正是杨洋。兄弟二人相见,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杨洋,你怎么找到这里的?”曾繁莹问道。
“我一直在末世中寻找你,听到了一些关于这里有重要研究的消息,就赶过来了。”杨洋回答道。
曾繁莹带着杨洋回到实验室,向他介绍了目前血清研究的进展。杨洋听后,对大家的努力感到敬佩。
在大家关注下,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新配方血清在高级变异生物身上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而且对病毒的抑制效果持续稳定。
“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我们可以开始准备大量生产这种血清了。”老科学家兴奋地说。
“有了这种血清,我们就有希望拯救更多的人,对抗丧尸和变异生物了。”陈玉立眼中闪着希望的光芒。
“但是,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血清推广出去,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曾繁莹提醒道,他知道,这只是拯救末世的漫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随着新配方血清在试验中取得成功,众人立刻着手准备血清的量产计划。他们在基地中腾出更大的空间,改造为血清生产车间,并寻找更多可用于生产的设备和材料。
“我们需要大量的紫色植物和其他原料,这意味着要频繁前往沼泽地。”一位负责生产计划的幸存者说道。
“那太危险了,我们得想办法建立一条相对安全的运输路线,或者在基地附近尝试种植这些紫色植物。”曾繁莹皱着眉头说。
就在他们讨论血清量产的细节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基地的防御系统检测到周边有不明势力在活动,这些势力似乎在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会不会是其他幸存者组织,或者是神秘势力的残余?”陈玉立担忧地问。
“不管是谁,我们都要提高警惕。现在血清的量产计划不能受到干扰,否则我们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曾繁莹严肃地说。
他们一方面加强基地的巡逻和防御,另一方面继续推进血清量产的准备工作。杨洋主动要求参与到防御工作中,他凭借着自己在末世中积累的生存经验,帮助训练基地的守卫人员。
同时,科研人员在尝试在基地的温室中种植紫色植物。但这些植物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很难在温室中存活。
“我们需要更多关于这些植物生长习性的信息,也许在沼泽地附近还有其他线索。”科研人员向曾繁莹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