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 / 2)
这个故事写到这里,我想要表达的,都已经通过故事中一个又一个的人物的视角,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嘴巴,把我想说的话,想做的事给表现出来了。
这个故事来自于我的一次脑洞,如果古代女性能够科考,那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我首先设计出的角色,就是女皇沈妤,第二个角色才是楼庭悦,在整理整个大纲框架时,我发现沈妤这个角色比庭悦有意思多了,动了许多次心思想换成女主是沈妤,但还是放弃了。
沈妤的精神境界,比身为作者的我高级了太多太多,以至于我根本不能以第一视角描述好她的勃勃野心,她和父亲的相爱相杀,她面对各种生死的态度,她的理性与感性,且一个皇帝的功绩,很多事是源远流长的,我可以从七岁写到悦悦二十一岁完结这个故事,但对沈妤来说,她出生到死后,都是一部传奇,以第一视角写很长很不好驾驭。
而用庭悦的视角,却可以写完沈妤的一生。
一、人际关系
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所探索的人际关系,或者说,有些偏向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写在第二百零七章,即楼庭熙和陆云起所讨论“五达道”与“三达德”。
五达道:这世上的情谊关系,不外乎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间。
三达德:要经营好情谊关系,就得做到智、仁、勇。
这个故事里,写尽了五达道,也写尽了三达德,而我也用陆云起给出了自己对三达德的理解,并填充进许多的人物事件的灵魂里。
“所谓智,就是眼睛要看高,通全貌才晓得该用怎样的智略;所谓仁,仁之大太宽泛,我等凡俗人,于世间有颗悲悯苍生的心即可;所谓勇,勇非鲁莽,而是敢为天下生,敢为道义死。”
二、底层逻辑
写这个故事的之前,我先给自己提了几个要求去构建这个世界的基本精神内核,去构建这个故事,总结了几条写在sp; 1、强者无须避讳弱点,英雄人物多涕泪,大哭大笑皆有之。
2、一段健康的男女情思,是可以坦坦****放下的。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其实推动这个故事发展,我用的不是人物故事之间的矛盾,而是以沈大成登基参考了魏晋南北朝末期的社会生产力,在这个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必然会出现科举庶族与世家的矛盾、商业的的逐渐繁荣、文化市场的繁盛等等,再用这些矛盾和背景去推动人物。
这个故事没有构建在虚无的人际关系间,而是构架在物质基础上,所有的朝谋、每个人追逐的利益,都是可落地的。
4、矛盾永远存在,永远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皇帝和太子间的矛盾、皇储之间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内朝与外朝的矛盾、后宫与前朝的矛盾、世家与庶族的矛盾、出身各个地方的官员的不同矛盾……
这些矛盾永远不会消失,皇帝要做的,就是利用好这些矛盾,制衡好所有势力,然后福泽给百姓。
5、主子可以活,但有用的党羽必须死。苏克坚、薛保、薛审就是因为这个死的。这个故事到最后,庭悦和小陆的处境非常凶险,真的是你死我活的地步,沈弘基登基,他俩必死无疑;
庭悦和陆云起被女皇送给恭王府沈弘兴已经看出来了,如果沈弘兴登基,沈弘宁或许会就藩好好的,但他们俩夫妇作为恭王的好友兼有用的利刃,沈弘兴为了维护朝堂稳定,很有可能会杀他俩。(哪怕庭祺在后宫也没用的,真没用。)
6、信息永远不对称,一件事放在不同的人眼里嘴里,就有不同的看法,我用许多人的视角去描述了同一个事件,但这件事究竟怎样,有没有对错黑白,读者可自己评判。
最后,上一代人的怨,遭罪的很有可能是底下的孩子,但同样的,别说教养好孩子,能十成十地保护好孩子,就已经是一等一的父母了。
接下来写一写故事里的一些人物和CP趴。
我不希望笔下的人物事件有绝对黑白是非,也希望许多人物有他们自己的灵魂,比如楼家的四个姑娘,庭祺、庭语、庭悦、庭熙她们都活得很通透,但每个姑娘通透的地方,性格,也是不同的。
许多人物有大小缺点,有他们“人性”的地方,但不影响他们的君子品格。
一、楼庭悦。
悦悦兼具了封建社会对臣子大部分的要求,出身干净;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己晓得民生疾苦,仁悯慈悲;位越高,越恭微;舍生取义,鞠躬尽瘁;聪明,什么都看得明白,却心甘情愿地做皇帝的利刃棋子,愿意为皇帝送上自己的命,忠心忠得一塌糊涂。
她一直一直在成长,她最后能变成“沈行止”,有楼家对她的耳濡目染、应希孟对她的教导、陆云起对她的锤锻、沈妤对她有意识的培养。
但庭悦就算不穿越,也是一个很有家国情怀,愿意舍生取义的人,余思蒂吃过很多原生家庭不好的苦,而她的人生选择是——留在西部支教一辈子。
从开头到结尾,那种骨子里的善良、悲悯,坚毅,从来都没有变。
二、陆云起
小陆和悦悦是同类人,他也是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的存在,代表了封建社会对臣子要求的集合体,他也一直一直在成长,从满身荆棘勾刺的少年变成后来万事处理得宜的相王,有悦悦从朋友再到恋人,再到妻子给他进行全方位的温柔抚慰,也有女皇对他的教导,还有沈弘宁、程处泽等给他的友情,都在软化这个倔强的孩子。
小陆最后被庭悦带的,他对爱情,对男女关系的看法已经非常非常现代了,封建贵族凤子龙孙最后完全接受了庭悦那套现代人三观。
三、楼庭悦*陆云起
知四明楼行止者,长安陆云起也。
他俩是个性非常相似相知的灵魂伴侣呀,小陆打小就觉得悦悦的才智有点反常,不像个小孩儿,悦悦呢,也是从小就看出来小陆是个可塑之才。
悦悦对小陆的感情,从开始就有对有才少年的欣赏,后来她慢慢地接受了穿来的肉身年纪,再加上知道小陆有些悲惨的童年,所以她对小陆很包容,她知道他的不好在哪,但他瑕不掩瑜。
他俩没确认关系前就已经是很好很好的朋友了,虽然对骂但互相欣赏,希望对方能实现志向,事业高升,他们的爱情进展很规范,认识、做朋友、做好朋友、做师徒同僚、搞暧昧、做眷侣、成婚、生子,非常规范。
后来小陆自己发现了悦悦穿越而来的秘密,尝试着去解开她上辈子的心结,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都信她,保护她,托举她,悦悦呢,也拼尽全力地爱护他,保护他,永远心疼他,温柔他。
最后解释下《番外:守拙2》里,陆云起是在第四百章告诉守清和沈弘宁他准备喋血自刎换庭悦和信阳母女平安的(有兴趣可以翻一下)。
“夫君,这世上众生百态,有人求名求利求欢愉,也有人只求一点点情,你说,我们究竟在求什么啊?”
“君子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我匹夫尔尔,求个心安而已。”
四、沈妤
女皇陛下是真正的太阳型人格,感情充沛的理性主义者,优秀到极致的全能型帝王,当皇帝的试卷有100分,她能给你答出120分,极度的强势与聪明,而且她真的太有太有人格魅力了!
但她不是个圣人,她只是拼尽全力去做“圣上”的熊孩子沈妤,她有特别多特别多很可爱的地方,有很多很多的人情味,也有她身为女性的特点。
对她的赞美和评价其实在小说内容里已经写尽了,但我还是想说,作为不是开国皇帝胜似开国皇帝的沈妤,她奠定了整个王朝的气度,这个王朝从上到下,都有女皇沈妤的痕迹。
强盛、开放、敞亮、痛快。
她给这个王朝定了个非常高的基调:“四方胡虏凡犯我华夏者必诛之,凡敢称兵者必皆斩,一战不能胜,便为败!”
沈妤打到国王国君可汗大整才艺表演,打到多少将官贤士在狼烟中如繁星般出现,在战火中凤凰涅槃一生保家卫国,外邦番禺俯首称臣,皇帝受尊天下共主。
所以番外也写了,悦悦还是去打仗了,这个王朝的武德非常充沛,在无尽的血泪和拼杀中,撑起一个封建王朝屹立巅峰的骄傲。
但对内呢,沈妤对臣民无限的宽悯与豁达,奠定了“大国气度”。
皇帝愿意接受臣子的监督;臣民上梁很妙下梁妙,皇帝带着底下人整活,大家都是爽快人、谏言可以、骂皇家可以;不兴文子狱,写诗讽刺上峰被贬出京也就完了皇帝还找人帮你拉赞助,文化圈可以掀起乱七八糟的大讨论;范守让不想去东宫做妾,沈弘兴最后自己大大方方地把她的牒子撤了,而且一点不影响守清嫁给沈弘宁,真的很有天家气量;
稳粮价、兴水运、保炭柴、赎汉人、重农兴商,皇帝用心搞民生;时尚圈啥玩意都会流行;各个部门的文化工作氛围五花八门;臣子们都很有自己的个性,自由发展;24k纯铁直女对韩祁一点偏见都没有,整个王朝对女性改嫁、男女婚恋观等等都很开放;并且,她对死生态度的豁达,也非常有力量。
由内而外天子气度的女皇,构建出由内而外的“天朝”。
五、沈妤*楼庭悦
这对忘年君臣CP非常有意思,全文上下,算计庭悦最多的就是沈妤,悦悦心里特别清楚,但她忠心忠得一塌糊涂。
悦悦也算计过陛下,各种小心翼翼各种试探,女皇心里也特别清楚,但她对悦悦照样宠啊,赐字赐姓赐紫袍,赏马赏书赏她闺女,喜欢吃兔兔赏厨子,喜欢下棋赏棋子儿,君臣喝两口酒顺手就把自己在紫兰台存的酒赏下去了……啥好玩意都乐意给,把悦悦宠得不要不要的。
悦悦知道沈妤在想什么,沈妤虽然没超脱到能想到穿越这回事,但她对庭悦的评价里有一句“旁人都赞你闺阁教养也极好,朕不觉得,你有些从泥里爬出来的侠气”,君臣是很相知很相知的。
朝谋很复杂,庭悦和沈妤做的每一步,都是她们在当时的朝局下能够做出的最好选择。
六、沈妤*施斯儒